当前位置:221121健康乙肝歧视不消除 肝宝宝入园实在难
乙肝歧视不消除 肝宝宝入园实在难
2022-07-23

去年2月10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教育部、卫生部曾联合下发通知,明确禁止幼儿园拒收乙肝儿童、禁止在入园体检中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。为了考察《通知》执行情况,北京益仁平中心组织了本次调研活动。

本次调查从我国内地的38795家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00家幼儿园做了电话调查。

调查显示,目前我国“乙肝宝宝”在入幼儿园时受到的阻碍仍很普遍。有63%的幼儿园入园体检要查乙肝项目。而对于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幼儿,32%的幼儿园明确拒绝乙肝宝宝入园,9%的幼儿园表示“不清楚是否接收”,14%的幼儿园表示“由医生决定是否接收”,合计55%的幼儿园持否定和含糊态度。

据了解,这份近两万字的调查报告已于昨天上午寄往教育部和卫生部,调查者还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,对违规的幼儿园和体检机构依法予以严厉处罚。

什么是乙肝

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。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,据统计,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(HBsAg携带者)超过2.8 亿,我国约占1.3亿。多数无症状,其中1/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。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。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,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。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。本病主要通过血液、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。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。

乙肝的四大特性

一、嗜肝性。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,随着血流进入肝脏,通过肝细胞膜上的乙肝病毒受体直接与肝细胞膜结合,先脱去外壳,其核心进入胞浆;然后脱去核壳,其病毒基因进入吒扣胞核内复制(即相当于繁殖)。治疗药物必须是小分子才能进入细胞内,而且还要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。

二、泛嗜性。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,发现乙肝病毒可以感染淋巴细胞不能达到的组织,如周围血单核细胞、脾;骨髓、淋巴结、小肠、胰腺、肾上腺、睾丸、卵巢等。一般人认为将凸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癌手术切除,换一个无乙肝感染的正常的肝全好些。其实不然,近年肝移置术后结果提示,在没有采取任何预防乙肝预防措施的前提下,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术后,乙肝病毒的再感染率高达90%。采取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呋定联合抗病毒措施,可使其再感染率降低至30%。可见患者体内其他组织潜伏病毒,是术后肝脏再感染的来源。

三、变异性。乙肝病毒是一种易于变异的病毒,为了逃避机体对其消除和杀伤而发生的变异,可在乙肝病毒结构不同部位发生,变异可自发或在药物治疗后发生。变异的乙肝病毒不仅对人体致病性发生改变,还将影响对乙型肝炎的诊断、治疗和预防。发生变异的乙肝病毒对以首有效的药特产生抵抗打;从而降低疗效或产生耐药现象。

四、不可杀性。乙肝病毒进入人体的肝细胞内,在细胞酶的作用下,最后形成共价闭合环状基因(CCCDNA),它是形成乙肝病毒的原始模板,稳定的生存于细胞核内,不断的复制乙肝病毒。当今尚未研究出一种杀灭这种模板的药物。目前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抑制模板的复制,一旦停药解除抑制作用,这种模板又会重新复制乙肝病毒。

久久健康网小编温馨提醒:内地超六成幼儿园入园体检违规查乙肝,乙肝歧视不消除 肝宝宝入园实在难难,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问题,请搜索久久健康肝病频道,祝您早日康复!

(编辑:曹文娟)